南京的故事,总在新的视角里生长出别样的生动。最新《南京照相馆》影评佳作,带着对这座城更细腻的打量,正等待着与你撞个满怀。在这些文字里聆听南京的私语,为最能拨动你心弦的作品投出一票。让这些藏在光影里的城市心事,被更多人知晓,让这些藏在镜头里的城市片段,被更多人看见。
01经济贸易系财务管理2401张佳硕
参赛作品:
暗房里的民族呐喊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七月的蝉鸣在影院外喧嚣,空调送出的冷气却驱散不了我内心的灼痛。当银幕上的《南京照相馆》落下最后一帧光影,我望着片尾字幕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字样,仿佛听见历史在胶片齿轮间转动的声响。我原以为早已熟知的历史,却在一家小小照相馆里被重新撕开、放大、逼近,逼得我无处躲藏。
影片将镜头对准 1937年南京城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这里成了邮差阿昌、戏伶毓秀、老板老金一家以及翻译官王广海等普通百姓的避风卷。日军闯入,逼迫众人冲洗照片,暗房红灯闪烁,显影液中浮现出的,竟是同胞被屠戮,南京城被焚毁的残酷画面。这些照片,是日军暴行的铁证,也成了百姓们守护真相的“战书”。
电影最震撼的场景,莫过于老金拉动照相背景布的刹那。随着“咧”的声响,北京故宫、上海城隍庙、杭州西湖的图景依次展开。这些本应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日军的铁蹄践踏下,成为了最刺痛人心的民族符号。当老金的女儿和阿昌念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影院里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中,我分明看见无数先烈在血色黎明中挺直的脊梁。这方寸背景布,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
最令人室息的片段,是日军强迫百姓拍摄“亲善照”的场景。镜头里,高叶饰演的林毓秀僵硬地抱着被摔昏的婴儿,强颜欢笑的嘴角与颤抖的指火形成残酷对比。当日军摄影师喊出“笑啊,笑啊”,那是侵略者用刺刀挑开人性的伪装,将文明的外衣撕得粉碎。
这部片的英文名,叫Dead to Rights!这个短语在英语中意为“证据确凿、罪责难逃”!阿昌最后用目语说出“我们不是朋友”时,这句迟到的吶喊,终于刺破了侵略者精心编织的谎言。
铭记不是仇恨的复制,而是警惕的传递。只有当我们的肩膀足够厚实,历史的暗房才不会再次红灯闪烁;只有当我们的目光足够坚定,那些黑白影像里的亡灵,才能安心长眠。
愿《南京照相馆》里那些无声的呐喊,能够一直提醒我们:勿忘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02土木工程系土木2406王信涵
参赛作品: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怀着沉痛又敬畏的心情,我走进影院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走出影院后,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一幕幕揪心又震撼的画面,像沉重的枷锁一直压在我的心头,让我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直观的认识。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背景,讲述了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演员毓秀等一群普通老百姓,在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时,意外发现了日军的罪证底片。为了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们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谋划着将底片运送出去的故事。
观影时,我的内心被愤怒、悲痛与感动填满。愤怒于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他们一边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屠杀,一边又妄图通过摆拍亲善照片来掩盖罪行;悲痛于无数无辜老百姓的生命消逝,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感动于那些平凡百姓在绝境中展现出来的勇敢和担当。阿昌从一个只求保命的胆小邮差,成长为敢于与日军抗争、守护真相的勇士;毓秀虽是女子,却有着坚韧不拔的气节,与阿昌默契配合,在日军的监视下周旋;老金作为照相馆老板,沉稳坚毅,为众人出谋划策,在危险时刻总能冷静应对。他们本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正义和尊严。
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老金拉动照相背景布,展示出北京故宫、天津劝业场、上海城隍庙等各地风景。那“唰唰”的声音,仿佛是历史的回响,每一声都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内心。这些背景布不仅代表着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更象征着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国家。“大好山河,寸土不让”,当老金女儿和阿昌念出这八个字时,我不禁眼眶湿润。这简单的八个字,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抗争精神。
《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时刻提醒着我们:应当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悲剧不再重演;吾辈自强,才能守护和平,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03计算机系软工2201王薪然
参赛作品:
光影中的历史悲歌与人性光辉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当灯光暗下,《南京照相馆》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缓缓展开,如同一幅沉重的画卷,让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片血雨腥风的土地。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渲染,却以 “吉祥照相馆” 为切入点,用细腻笔触勾勒出普通人的生死抉择,可谓 “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小小的照相馆,成了乱世中的避难所,也成了见证日军暴行的 “历史法庭”。在这里,相机不再只是记录美好的工具,更是揭露罪恶的武器,胶卷上的每一格画面,都是日军罄竹难书的罪证。
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小人物的觉醒。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从最初为保命冒充冲洗工,到后来冒死转移避难者、守护罪证,完成了从 “小我” 到 “大我” 的蜕变。高叶饰演的林毓秀,那个怀揣明星梦的女孩,在日军的枪口下,被迫参与 “亲善照” 摆拍,眼中的绝望与无奈,让人心如刀绞。他们是平凡的个体,却在生死存亡之际,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坚韧,正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小人物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便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导演的叙事手法极为精妙,通过 “台前温情脉脉,台后血腥暴力” 的交叉剪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镜头前,人们强颜欢笑;镜头后,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种反差,深刻揭露了日军的虚伪本质,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残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电影虽已落幕,但那段历史不应被遗忘。《南京照相馆》如同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它让我们明白,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中华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那些在苦难中绽放的人性光辉,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正如诗中所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坚韧不拔,在历史的长河中砥砺前行,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4计算机系软件工程2402郝艺帆
参赛作品:
于微光处,照见历史
——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当灯光渐暗,银幕亮起,《南京照相馆》将我拽回了1937年那个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南京城。137分钟的观影,是一场直击心灵的灵魂叩问,更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历史课。
影片以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核心,将镜头对准一群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邮差阿昌,为求活命冒充学徒;戏伶毓秀,坚毅勇敢;照相馆老板老金,沉稳且心怀正义;还有那自私懦弱、在良知与求生间摇摆的翻译官王广海。他们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却因日军的侵略,命运被无情地交织在一起。
被迫为日军冲洗照片的他们,原以为只是换取生存机会的无奈之举,却未曾想,一张张底片显影后,日军屠城的血腥罪证——砍头、活埋、枪杀、妇女被凌辱的惨烈画面,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些画面,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的内心,也唤醒了他们心中的愤怒与良知。
起初,阿昌只是个胆小怯儒、只求保命的邮差,面对日军时恐惧到颤抖。可当亲眼目睹同胞的悲惨遭遇,尤其是看到无辜婴儿被日军残忍摔死,他内心的爱国之火被瞬间点燃,开始勇敢地与日军抗争,为守护罪证不惜一切代价。这种从平凡到英雄的蜕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绝境中的觉醒,也让我们相信,即使再渺小的个体,在正义与良知面前,也能爆发出惊人 的力量。
《南京照相馆》的意义,远不止是一部电影。“血债滔天,铁证如山”,它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沉重历史的大门;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丑恶与光辉:它更是一声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南京大屠杀,那不是课本上冰冷的“30万”数字,而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他只是等有人翻开。”
走出影院,夜风吹干泪痕。我抬头望见城市的霓虹,忽然明白:所谓“盛世”,不过是把当年的幕布变成了真正的山河;而守护它的方式,从来不在远方,就在我们此刻脚下。
05交通工程系工程造价2301齐建宇
参赛作品:
于暗室显影,在微光中见山河
——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走出影院,南京城的血色黄昏仍在眼前晃。《南京照相馆》像一台老式显影机,把1937年的苦难与微光,一点点在黑暗里显影,叫人看完许久,仍被那些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揪着心。
故事从照相馆的暗室开始。日军的皮靴踏碎南京的宁静,把一群各有心思的人逼进吉祥照相馆:为活命冒充学徒的阿昌、守着妻儿的老板老金、藏着秘密的戏子林毓秀,还有翻译官王广海、“逃兵”宋存义。他们本只想苟活,却因一卷藏着日军屠城罪证的底片,被推上守护真相的悬崖。暗室里的显影液,洗出的不只是照片,更是人性的底色——有人在恐惧里沉沦,有人在绝境中觉醒。
最戳人的,是这些小人物的“不英雄”。阿昌最初连日军的影子都怕,手抖得拿不稳显影罐;老金只想护着家人,却在看到同胞的尸体时,把相机举成了武器;林毓秀穿着旗袍,把底片缝进滚边,美得像幅画,却比谁都坚韧。他们不是天生的勇士,是被暴行逼着“长出了铠甲”。就像老金用幕布给小姑娘“看”故宫、西湖,那些念着山河名字的声音,颤巍巍的,却把家国情怀,深深种进了血里。
影片里的“光”,藏在暗室的显影液里,藏在老金举相机的姿态里,藏在众人念着山河名字的哽咽里。这些光,比日军的探照灯亮一万倍——因为那是人性的光、家国的光。它让我们看见,就算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有人肯为真相站出来,就算像尘埃一样渺小,也能聚成照亮历史的光。
如今走在和平的街上,再想起《南京照相馆》,突然明白:铭记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是为了记住这些“尘埃”的勇气。记住有人曾在暗室里,用生命守护真相;记住有人在屠刀下,仍想着给孩子“看”遍山河。我们该带着这份光,好好活下去,守好他们用命换来的和平,别让历史的暗室,再显影那样的苦难。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珍贵的地方——它让我们看见,普通人也能成为历史的光,而我们,该把这光传下去。
投票方式
通过微信“扫一扫”进行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