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快讯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正文

    院团委举办“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非遗进校园之武术讲座

    时间:2023-11-18 浏览量: 编辑:杨洪泽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认同,开拓视野,弘扬文化意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述独属武术的浪漫,并热情的像同学展示武术的魅力,11月16日下午,共青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委员会举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杨氏青萍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沧州市六合拳研究会会长李俊德老师为我们讲述独具魅力的武术。

    李俊德老师向在场的同学介绍了武术的历史,演绎了武术的动作要领,并在现场展示了武术艺术的精彩表演,抬腿、出拳、下腰、展臂、舞剑……尽显武术之刚劲有力,尽显“中华武术誉千方,自古身强为国强”之气势。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一环,亦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故称之为功夫。曾被视为中国汉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中国武术主要内容包括搏击技巧、格斗手法、刚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术。当中又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范畴。从实践中带来了有关体育、健身、和汉族武术独有之气功及养生等重要功能。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认识人与自然,是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武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同时也承载了中华儿女的基因。要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我们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让我们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这是我族历代沉淀而成、安魂守魄的法宝。

    同学们积极观看,认真观察武术动作,体会武术的魅力,在本次非遗活动中不仅提升了大家对武术的兴趣,也让同学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此次武术非遗进校园可以更好的培养同学们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凭借其生动的表演和永恒的故事,吸引了众多观众,武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版权所有©共青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委员会